管道弱磁应力检测系统
发布单位
沈阳工业大学
所属领域
先进制造与自动化
高性能、智能化仪器仪表
新型传感器
成果描述
本项目依托“辽宁省长输管道在线检测重点实验室”、“辽宁省油气长输管道内检测工程研究中心”;同时,本单位已与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和中国特检院在管道应力内检测技术领域展开广泛合作,亦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完备的实验平台。
本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、制定企业标准1部,鉴定成果1项,论文32余篇。项目成果依托西三线、克乌复线等完成 961 公里工程应用,发现应力集中 14 处,项目运行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达到 1434 万元人民币。
创新概况
(1)国际首创弱磁应力内检测器,基于量子理论建立了弱磁应力内检测数学模型,解决了长输管道在线应力检测难题,检测分辨率 1nT
(2)通过对弱磁信号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,形成了一整套弱磁信号的检测方法、弱磁信号处理补偿算法、应力等级判别方法,应力检测精度可达到±30Mpa,有效实现了弱磁信号在外界干扰因素下的重复检测。
(3)国际首创Ф1219mm、Ф457mm、Ф273mm 等弱磁应力内检测设备,可准确判断管道应力集中区域。解决了长输管道应力在线检测难题,实现了定量判定管道应力集中位置和风险级别。
项目投入及市场预测
项目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已经在我国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等不同管径的石油-天然气管道上得到了推广应用,可以对管道应力进行有效检测。截止到 2019 年,完成技术服务合同10余项,科研进款超过1700万元人民币。随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、二线、三线的竣工,我国拥有长输油气管道主干线已超过 13 万公里。国外检测公司提供检测服务按照 6 万元人民币 (约 1 万美元)/公里计算,我国长输油气管线的安全维护 5 年进行一次,共计130000×6=780000万元人民币;利用我们自主研制的内检测设备服务按照 1.5 万民币/公里计算,共计130000×1.5=195000 万元人民币,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内检测设备,5年可以节约检测经费 58.5 亿元人民币。如果算上新建管道投产前的安全检测、以及支线管道、海底管道检测,每年节省检测费用将超过 25 亿元人民币。
本项目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管道内检测技术更加系统化、科学化,弥补了管道内检测技术领域 “国际空白 国际空白”,使我国管道内检测技术步入“国际领先 国际领先”行列。保证了国家能源命脉原始信息资料的安全,对于我国油气管道事业的发展及管道安全平稳运行
转化合作情况
本单位已与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和中国特检院在管道弱磁应力内检测技术领域展开广泛合作。
转让方式
合作开发